浅析现代职业教育本质属性


  浅析现代职业教育本质属性
衡阳县职业中专 肖启梁
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属性”,就是“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
一是关于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这是黄炎培先生最早提出来的。他在《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一文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这一论点不仅成了持“社会性”这一属性学者的主要理论依据,而且认为这是职业教育的唯一属性。笔者认为,在提出这一论点的同时,它是职业教育区别其他类型教育和社会活动的显著属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参与程度大大提高,职业教育原来的这一本质属性便变成了各类教育所共有的象征和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寄宿制中小学、民办大学的蓬勃发展,广大农村集资兴办学校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等,充分体现了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带来广泛的“社会性”。
二是关于职业教育的“生产性”。一些学者认为,职业教育这一属性的涵义有两点:一是职业教育负担着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任务;二是职业教育通过“产教结合” ,创办生产实习基地,建立教学生产、科技推广或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教学体制,直接参加物质生产和商品交换。上述两点的实质就是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从我国的教育方针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来看,“生产性”也不是职业教育“区别”其它类型教育所特有的属性。比如,我国的教育方针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很显然,它指的是各种类型的不同层次教育。再如,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说:“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每个儿童从9岁起就应当像每个有劳动能力的成人那样成为生为……为了吃饭,他必须劳动,不仅用脑劳动而且用手劳动”。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所有儿童,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时起……把教育和工厂劳动结合起来”。上述引文中的观点,强调的是既包括普通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
三是关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就是“职业定向教育” ,是为适应职业而进行的教育。为了弄清这一解释是否成立,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从“职业”性质来看,职业(V0cation)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也就是说,职业实际是指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的种类。目前我国将国民经济各行业划分为13个门类,其中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一类,包括“自然科学研究职业” ,其内容为“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专业研究工作” 。这些职业的工作者显然都是由现行的学术型、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而非仅仅靠职业学校“职业性”向“职业教育”是“小职教”还是“大职教”?如果是狭义的中等职业教育这种“小职教”,那就不能涵盖“职业性” ;如果是广义的从初级到高级的“大职教” ,就涉及到“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问题。这些可能有待教育理论界作进一步探讨。
从上述分析来看,社会性、生产性和职业性在过去的某一阶段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内涵的扩大,已成了整个教育的共性,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蜕变为一般属性。
现代职业教育本质属笥应该是什么?如果从现代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表征”予以重新审视,得出的结论又将是“适应性、中介性和产业性” 。
第一,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所谓适应性,《辞海》解释为:“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那么,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就是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改变自身特性或发展方式的能力。它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那种“规定性”,是其独有的特征或属性。职业教育的这种适应性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制度的适应。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它包括办学方向、办学层次、教学内容、职业培训机构及对职业教育管理等都要始终处于主动适应的位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二是职业教育对象的适应。受教育者不应只是具有过于狭隘的职业性质或局限于一种技能的掌握,因为瞬息万变是我们时代的特征。所以,未来职教的主要目的必须使青年有很强的适应性。三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适应。为适应市场需要,职业教育要由传统意义上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封闭的办学模式转向以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及学校等多元化的混合模式。针对上述说法,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有适应性。我认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这种适应性仍然是职业的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的准备教育(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范畴的适应性。
第二,职业教育的“中介性”。所谓中介,就是在发生关系的双方之间起媒介桥梁作用。职业教育“是把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同时,职业教育还是教育与职业之间沟通的渠道。“教育不与职业沟通,何怪百业之不进步”,“要发展社会,革新教育,舍沟通教育与职业无所为计”。由此表明,职业教育中介性就是指职业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教育和职业之间的特殊位置。就是说,职业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是“普通性”或者是“特殊对象性”的,而是直接对应于社会需要和个人生存的,是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促进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素质的提高,是使人的个性更适应社会直接需要的发展、提高和更新的中介加工,是其间最基本的桥梁。有人问,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无中介性?诚然,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担负着将“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的中介职责,但社会人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职业化。试想,如果一个没有正当职业的“社会人”,凯不是成了社会“废人”?那样,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中介”作用又何在?
第三,职业教育的“产业性”。我国现在经济部门的产业性质,根本的一条就是它的市场性,即以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通过生产、销售等手段使企业获得自身发展。基础教育是不是有产业性?回答是否定的。基础教育重在学生德智体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没有职业定向性和市场性,因而不具有产业性。高等教育具不具备产业性?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从高等教育的起源来看,最初它是一种“自由”的“博雅教育”,是一种培养“高尚人”的教育,并不具有将“产品”(学生)推向“市场”(就业)的市场性。后来,高等教育演变成了一种专门教育,具有了职业性和市场性,因而也才具有扩大招生、加强教学客推荐就业等一条龙的产业性。恰恰相反,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的产业,具有市场性。职业教育具有教育性、产业性双重特性,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主要是通过人才供需关系的平衡协调来实现职业教育的产业化运作,主要是指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要面向市场,进行投入与产出分析,并对其成本进行严格核算;彻底改变传统的国家统包统管的教育体制,使职教投资主体多元化,学校在国家宏观调近代下,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逐步形成“原料采集”(招生引资)——“生产”(教育教学)——“销售及售后服务”(推荐就业及业后培训)一条龙自主运行机制。
总之,现代职业教育本质属性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顷其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过程,它将随着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以鉴察史实、寻觅逻辑、与时俱进。

编辑:Admin